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Cup with a handle pattern (3) 2009-11-11 01:21

今天略講操作者的層面方面的東西。
之前都講過股票操作者,最希望是買入最有機會上升的股票,最怕是買入化石股和石沉大海股,因此投機者一般有止損的紀律。
為了不陷入經常要止損離場的尷尬局面,投機者要在最佳的時機進場,以確保股價在買入後是最小機會跌穿止損位,並有很大機會向上。
而這個最佳的買入點,Jesse Livermore 稱之為 pivotal point(William O'neil 指出 cup-with-handle 右杯邊高點是 pivotal point,其實都是抄 Jesse Livermore) 。Jesse Livermore 指出,這個 pivotal point 是 the perfect psychological time at the beginning of a move。即這個買入點的決定是含有很強的個人心理因素考慮。
之前講那個 Cup-with-handle 的買入點,是等待股價突破右邊杯頂確認成立後,才買入。絕對不能「預測」突破的發生。因為只有突破真的發生了,才能進一步確立向上的趨勢。否則,在未確認 突破之前買入,即股票仍未擺脫整固期,那就很有機會股價會繼續整固,也有機會掉頭向下,觸及止損的位置。
整固可以是很長時間,可以是幾個月甚至一年。即使不觸及止損位,投機操作者的資金若綁在一個項目一年半載,是十分之浪費機會成本。
若果止蝕位被觸及,操作者會被震出。若股 價再度嘗試突破,操作者再次想「預測」突破,而突破再次失敗和被震出。那會嚴重打擊操作者對那項目再參予的意慾,想起兩次買入都止蝕都夠令人反胃的了。但 假如狼來了,第三次那個嘗試突破卻成功了,操作者卻因為頭兩次的失敗所引起的反胃而沒有再參予這次真的突破,他就有可能錯失一個贏取大利的機會。
背後的思想是,我們應該等待市場確認我們的想法為正確,然後才行動。而不是以為自己的想法為正確,而去預測市場會做什麼。實情是,市場是對的,而個人的想法卻未必一定對。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