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巴塞尔III:市场再得一分 (2010-09-15 23:22:13)

一直听说巴塞尔III协议(Basel III)很厉害,它将迫使银行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导致银行惜贷,乃是比央行的退出量化宽松更凶狠的政策杀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全球性衰退,就与巴塞尔 I推出后的银行信贷紧缩直接有关。

不过事实上,巴塞尔III与央行的退出政策一样,都是纸老虎。面对经济的艰难复苏,监管当局以牺牲长期稳定性为代价,来减少短期的阵痛。这是监管的败笔,是市场的胜利。


巴塞尔III的要旨是透过提高和细分资本充足率,改善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以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演。巴塞尔III资本充足规定由三大支柱形成: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core tier 1 capital ratio)将由现时的2%,上升到2013年的3.5%,再升至2019年的4.5%。一级资本充足率(tier 1 capital ratio)将由现时的4%,上升到2013年的4.5%,再升到2019年的6%。目前没有规管的总资本比例及保留资本缓冲(total capital plus 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在2013年时需要达到8%,2019年则达到10.5%。

这组数字比几年前提议的要低,不过符合市场的预期。笔者相信如此的资本充足率,足以抗衡一般的周期性坏帐、房地产市场调整,但未必足以消弭雷曼倒闭后的连锁反应。金融危机中银行彼此间的信任,既有资本金的因素,更有心理因素。金融资产(尤其是对衍生产品的持有、估值、交易)的不透明性,是触发市场恐慌的关键。

巴塞尔III的温和,体现在超乎常理的长缓冲期。银行有八年的时间来重组资本金,而且如果资金不达标,银行可以通过停止分红来积累资本,无须实时通过市场集资。

八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两次世界大战加起来,也不过是八年时间。从IT泡沫到911、从美国房地产泡沫再到金融海啸,也不过是八年的时间。在未来的八年,随时可能有新的危机出现,也许届时会因新监管未到位而令人扼腕。

更重要的是,各国央行为使银行尽快复原,营造了一个超宽松的货币环境。利率水平处历史低位,流动性处历史高位,国债市场爆出罕见的牛市,股票市场十分活跃。这是银行集资的好时机。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时机,几年后集资未必如此顺利。

从地域来看,新兴国家的银行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不大,多数不存在集资压力。美英银行在金融海啸中遭到重创,不过政府的注资行动已消解了资本金的压力。除个别银行外,集资需求并不殷切。真正面临考验的,是欧洲的银行。他们在危机中受伤不浅,政府没有大规模注资,反而在压力测试中玩数字游戏。

当然,温和的巴塞尔III,意味着市场无须过份担忧银根在短期内被抽紧,无须担忧银行蜂拥般地集资。在市场与监管的博奕中,市场再得一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