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失誤高官須去職 有利茉莉不開花 (2011年3月8日)

失誤高官須去職 有利茉莉不開花

一、
曾蔭權政府以公務員心態治港,終於搞得盡失民心,大派免費午餐還天怒人 怨!十八歲的「三星公民」都獲派六千元(可是,周日的「暴力抗爭」仍以無功受祿的八十後為主),加上六千元退稅,四口之家在新財政年度額外進賬達四萬八千 元,這真是「皇恩浩蕩」,人民應「謝主隆恩」才對,然而,從多次民意調查看,不滿特區政府及預算案的人仍佔大多數;而看周日的示威遊行,不但人數過萬,而 且要高官落台之聲響徹雲霄、北京可聞。大派金錢竟派出如此「倒米」的場面,誰亦預料不到,反映的是特區政府已失管治威信,其所做的「好事」亦變成「壞 事」!
曾俊華出掌財政司四年,從其只曉東挪西移東拉西補的理財手法看,他對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並無認識,這是何以曾氏既曾突然動用公帑收購港交所股權(是否有人利用消息從事內幕交易,迄今未見政府的調查報告),復有現在出爾反爾大灑 公帑的舉措。如果他有綜觀全局掌握事物輕重的識見,好好運用這數百億元,已足平息本港各階層人民的怨氣。事實上,大把盈餘在手,政府既可考慮重建居屋、收 購過海或橫跨九龍新界的隧道、額外注資公共醫療系統以改善醫生的工作環境及提供更多病床縮短「看街症」者的輪候及入院時間,還可恢復新入職公務員長俸制以 吸引社會精英當公務員……;而「先行一步」在最低工資未實施前宣布為體恤低下階層政府撥款為之「買通脹保險」(指數順應),上述種種,所費不多亦非毫無回 報,而且足以爭取中產及無產者的認同,有助政府及財政司提升民望,但一觸及和工商界有利益衝突的事,財政司司長便掉頭而去。一般人對唐英年的工作能力評價 不高,然而,他在財政司司長任內,大膽地創造性地取消遺產稅及葡萄酒稅,俱為本港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利益;反觀曾俊華,說其一事無成,諒無人不同意。
在 三月一日的拙文,筆者認為曾俊華為承擔政治責任,必須請辭,以免令整個政治任命團隊蒙羞;看一周來的發展,他當然不同意筆者的看法。可是,他以「打倒昨日 之我」的政策,說成吸取了「寶貴及正面的經驗,讓我學習如何建立共識」。真是不敢相信這是出自這個國際都會的財經第一把手之口;作為財政司司長,其任務是 作出正確的決策而不是吸取教訓累積經驗(這是見習公務員要做的事),何況他事前曾展開長達三個月至半年(且曾「上山下鄉」)的諮詢。曾俊華在會見建制派議 員後「派糖」手法改轅易轍,顯示的是他承認錯誤的勇氣(在可能引致「憲政危機」之下他有不改過的餘地嗎!?),但他認錯後應馬上呈辭,這是對建制負責的唯 一辦法,他的戀棧權位(為了繼續為港人服務?但民調已顯示大部分港人不要他的服務),令政府日後更難維護建制的聲譽—梁錦松因「偷步買車」而求去、李國寶 因涉嫌在華爾街進行內幕交易而請辭,俱為「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令政府聲譽保持不墜之舉。曾俊華真是太差勁。他把他自己和財政司數百官員精心炮製的預算案視 為未有定案的諮詢文件,民意一反對便作原則性修改。曾俊華還有不辭職的理由嗎!?
不少人說,曾蔭權一反其前任董建華招聘各界專才進入政府服 務的先例,選才唯公務員,如今政治任命的團隊(副手助理不計)幾乎清一色由公務員出任;公務員當然有許多優點,但缺點是缺乏遠見亦無視野且與「非我族類」 格格不入,這也許是未滿約便離任的前醫管局行政總裁及前西九行政總裁分別以家庭及健康說「早退」的深層原因(倫敦傳來未經當事人證實的消息,說謝卓飛患的 是一種新發現心理病「物業恐懼症」〔Estatephobia〕)。香港當然可以成為一個洋專才不多的國際都會,但能吸引洋人幹才來港服務,似乎更能體現 香港是個吸納百川有容乃大與時俱進的大都會!
行政長官曾蔭權是勤奮好學嫻熟建制運作的長才(英國賜予他極高榮譽並非無緣無故的),可惜並非 天生政客,出此重任,確有力不從心之感;近日在電視上看他赴教堂閉目虔誠祈禱,鏡頭一轉便見他赴京開會。從唯心的、有上帝的、一切上主自有安排的形而上環 境,突然進入唯物的、沒有上帝的、人定勝天的形而下境界,無牽無掛的人尚且很易迷失,要作重大決策的人便更易陷入無所適應的徬徨。這也許正是曾氏的難處, 令他無復當年的決斷。無論如何,北京歸來之後,是行政長官考慮重整重組(reshuffle)「內閣」讓他的政府跳出「看守政府」陰影的時候了。
二、
現 在還在北非及中東泛阿拉伯(包括伊朗)國家鬧得不可開交的「人民革命」,其導因並非當地人民要爭取自由民主,而是經濟呆滯物價暴漲,一般人難求溫飽,加上 貧富懸殊日甚一日及當權派貪腐之風極盛,受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不願開槍屠殺子民的影響,瀕臨飢餓邊緣也許失業已久機會成本極低的人民終於「揭竿而起」(拉 橫額標語上街);另一方面,區內的獨裁者(不論世襲的還是人民選出的)把穆巴拉克的倒台,歸因於他不下令軍隊開槍,為保本身權位及子孫繼續騎在人民頭上的 特權,便絕不手軟地對付示威群眾,而槍桿子亦真的有效,埃及改朝換代之後,其他問題國家即使血流成河,政府軍與「叛軍」互有傷亡,其統治者仍起碼可保住半 壁江山有的還坐穩王位與反對派討價還價……。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絕對權力亦使人絕對不會輕言放棄權位!
在多如恒河沙數評論中東北非「人 民革命」的著作中,筆者以為《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去月底由該刊執行編輯 E. Pooley 等撰寫的封面文章,比較中肯和有建設性。它指出掀起這場席捲數國的「人民革命」,肇因是去年俄羅斯和阿根廷大旱、澳洲和加拿大大雨(港人熟悉的薩斯喀啾溫 省〔Saskatchewan〕有千萬頃〔10 million acres〕良田因浸水而無法播種),令農作物全面歉收。溫室效應使溫度升高的空氣蒸發更多水分,冬天愈冷夏天愈熱以至大旱大雨這種不宜耕作的天氣將成常 態;而空氣對流逆向,令氣候顛倒,盛產農作物的土地不是有旱情便有水災……。中東及北非大部分國家的糧農作物都不能自供自給,環球減產令價格大幅上漲,油 價因產區政治動盪而跳升,加重了農作物生產及運輸成本,糧價升勢遂一發不可收拾,芝加哥期市去年小麥價漲百分之七十四、玉米升百分之八十七,在這種情形 下,中東及北非糧價相應飆升;這些國家的失業率徘徊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間、生活在貧窮綫下的人口多至四五成,一般百姓便把他們三餐不繼的苦況歸咎於統治 階層的無能與無良。非常明顯,如果「人民革命」成功,新上台的政府真正以民為本,不貪污不結黨營私,把國家財富如石油及其他礦物收益用於人民,「米貴」大 家仍有飯可吃,星星之火不會燎原;但突尼斯和埃及的新統治者和舊政府是一丘之貉,換湯不換藥,人民不易從更換政權中獲得實質好處,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 遂蔚成「人民革命」!
要把「茉莉花革命」帶進中國,是不少以爭取自由民主為志業者的夢想,不過,在當前的政經條件下,夢想成真的可能不大。 雖然如此,由於網絡資訊發達及禁之不絕,茉莉花播下種籽的可能性甚高,至於能否慢慢萌芽茁長,則要看北京政府有什麼令無權無勢老百姓可以真正受惠的懷柔手 段。在中國經濟發展旺盛之勢未改的現在,期望茉莉花開花是不切實際的。中國去年向美國購進值一百七十五億美元(比○九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四)農作物,成為美 國農產品最大買家;大購糧食之外,中國還在提高糧產及治水抗旱上投入巨資。囤糧及改善耕作環境,除非繼續出現不可抗力的天災,政府開倉便足以使糧價維持在 「合理」水平;此外,中國還有有效的微調經濟數據的機制,溫家寶總理對控制中國物價升勢信心滿滿,絕非憑空臆說。換句話說,農糧價格飛升是全球性的,中國 政府為此的支出相應增加,那對國庫豐盈的中國,杯水車薪,不是問題;而為了「維穩」,由國家作出補貼即漲升的糧價不必全數由消費者分攤,令一般百姓不致因 高價而缺糧,是北京政府完全做得到的。在這種情形下,茉莉是開不出花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