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從恒指分類指數CAPE看現估值

2011年2月10日

從恒指分類指數CAPE看現估值


研究部曾利用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to Earnings Ratio;下稱CAPE),與讀者探討恒指的估值(詳見2010年11月18日「信報CAPE顯示恒指估值合理」);若把CAPE應用在恒指行業分類指數上,對後市的走勢又有何啟示?是次研究部透過自行編制的恒指四個分類指數CAPE,與讀者探討這議題。

在過去一個月,研究部曾以市賬率溢價/折讓百分比的變化,與讀者先後探討地產和銀行板塊於最後升浪中的潛在升幅表現(詳見2011年1月13日「地產股最後升浪的潛在升幅」和2011年1月27日「銀行股將跑輸恒指」)。其實,除市賬率溢價/折讓百分比外,研究部去年引入的CAPE,相信也是從另一角度探討個別板塊後市走勢的有效工具。
傳統P/E受制經濟周期易生假象
在利用恒指分類指數CAPE探討不同板塊後市表現前,讓我們先簡略地重溫何謂CAPE,這較傳統的市盈率(P/E)有何優勝之處?以及如何編制恒指分類指數CAPE?
簡 言之,傳統P/E很多時會受到經濟周期或一些非經常性因素影響而被扭曲,造成估值在某個時段出現過於便宜(或昂貴)的假象。以地產企業於 2005/2006年期間把地產項目或資產按市值入賬為例,這安排造成盈利顯著上升,並間接地令傳統P/E出現回落,即估值便宜的假象【圖1箭咀】。
「信 報恒指CAPE」的計算方法,是把經通脹調整的恒生指數,除以過去五年指數實質移動平均盈利(trailing earnings)而計算出來,這樣便可避免傳統P/E受到經濟或行業周期的影響而發出估值便宜的誤導現象(見圖1信報恒指CAPE的同期表現)(註: 「信號」的訂戶,可瀏覽www.ejfq.com,了解「信報CAPE」更具體的編制方法,以及跟進最新恒指CAPE指標的變化)。
至於恒指分類指數CAPE的計算方法,基本上與「信報恒指CAPE」的大同小異,但有兩點需要留意和補充:
(1)由於恒生綜合指數歷史較短(2000年後才出現),故在編制分類指數CAPE時,未能選用劃分更細緻的恒指綜合分類指數。
(2) 在計算恒指CAPE時,研究部曾考慮恒指和成分股盈利周期變化,以五年指數盈利平均計算「信報恒指CAPE」;然而,在計算分類指數CAPE時,不同行業 或有不同的盈利周期,故此,恒指的五年指數盈利平均未必適合所有分類指數。不過,觀乎四大分類指數企業盈利周期的變化【圖2】(註:為方便比對,1992 年1月為基數100),除公用分類指數有較長的周期外(七年),其餘三個板塊大致可以利用五年指數盈利平均計算CAPE。
從個別「信報恒指分類指數CAPE」的歷年變化【圖3至6】,我們可以發現以下的特點及個別板塊的估值啟示。
第 一,除公用板塊外,恒指分類指數CAPE同樣地較傳統P/E可更確切地反映該板塊估值水平。如前所述,傳統P/E往往容易受到經濟或行業周期影響,以至一 些特殊情況使估值被扭曲,一個較明顯及以往亦曾提及的例子是,和黃(013)於1999年下旬「賣橙」獲利逾千億元,扭曲了工商業分類指數每單位盈利,令 其傳統P/E出現急跌和隨後急升的現象。反之,相關CAPE指數則表現相對平穩,也為當時工商業分類指數提供較合理的估值供參考【圖5】。
此外,地產分類指數同樣地不時發現傳統P/E與相關指數較長期呈背馳的走勢【圖3箭咀】,造成估值便宜或昂貴的假象。
與市賬率溢價推算結果相若
第二,金融分類指數CAPE預示潛在的升幅,與利用市賬率溢價推算的不謀而合。研究部曾利用銀行股平均市賬率溢價推算,假設溢價可回升至1.6倍的水平,預計本港金融股於今年的最後升浪中,潛在升幅將可達22%(詳見2011年1月27日「銀行股將跑輸恒指」)。
若 分析金融分類指數CAPE歷年的表現,不難發現自1998年後,CAPE往往回升至20至23倍的水平便會見頂回落(註:2007年CAPE則曾高見25 倍,惟相信此水平可一不可在,因為金融海嘯後,金融/銀行企業元氣將難以恢復舊觀,尤其監管要求較以往更高)。若以20倍下限推算,假設指數每股盈利及通 脹維持變動不大,那麼,金融分類指數在最後升浪的潛在升幅將可有23%左右,與以市賬率溢價推算的水平相若。
第三,若地產分類指數CAPE 在最後升浪中回升至1997年的水平,預計地產分類指數的潛在升幅約33%。根據地產分類指數歷年的變化可見,在地產泡沫爆破前,地產分類指數CAPE往 往可上升至18.5至25.9倍的水平。不過,隨着樓市政策風險不斷升溫,相信該指數CAPE今年重上25倍以上水平的機會不大。假若是次最後升浪 中,CAPE可上升至1997年的相若水平,那麼,地產分類指數的潛在升幅可達33%,同樣地,與早前以市賬率溢價推算的下限水平相若。
工商指數可跑贏金融地產
最 後,恒指工商業分類指數於最後升浪中,表現或更勝地產和金融分類指數。自1997年至今,工商業分類指數CAPE曾出現三次周期頂部,分別是1997年中 的25.1倍、2000年3月的25.4倍和2007年10月的37.6倍【圖5】。若以較保守的25倍CAPE推算,並且同樣假設通脹及指數每股盈利變 動不大,那麼,工商業分類指數的潛在升幅,將可達40%,較金融和地產分類指數的23%和33%為高。
總括而言,除透過市盈率溢價/折讓 外,我們可從恒指分類指數CAPE探討不同板塊的估值,以及後市潛在的升幅。按歷年分類指數CAPE的周期頂部推算(以較低頂部倍數推算),預計金融、地 產和工商業分類指數於最後升浪中的潛在升幅,將可分別達 23%、33%和40%。湊巧的是,前二者的估算幅度與早前利用市盈率溢價作出估算的幅度相若。
最 後,值得一提的是,CAPE也可以應用在其他新興市場上。不過,礙於較多新興市場股市歷史數據較短,故未能編制出較長歷史的CAPE供參考。無論如何,按 上海A股指數CAPE自2002年至今的變化表現,目前該指數的CAPE為25倍左右【圖7】,以歷史角度而言,反映目前上證A股的估值已頗偏低,這是否 意味後市將有不俗的上升空間,值得留意。
分析員:呂梓毅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