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通脹肆虐幣輕萬物重 最低工資應指數順應

2010年11月16日

通脹肆虐幣輕萬物重 最低工資應指數順應

一、
政治角力的介入,令金融事務愈不可測。大體而言,綜觀過去貝南奇的言論, 筆者相信聯儲局會使「量化寬鬆」制度化。這即是說,只要百分之二的目標通脹率未達標及失業率不下降,亦即美國未再次掀起消費熱潮,貝南奇便會持續量化寬鬆 (Perpetual QE)及保持利率在近零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不必政府直接出手,美元滙價只有下滑一途;由於真真假假的利好利淡消息不斷傳出(華爾街是金融謠傳的溫 床),加上國際局勢時和緩時緊張,美元滙價當然有跌有升,不過跌多升少的大方向不會逆變。
紙幣購買力(滙價)日弱的原因有二(它們互為因 果)。其一是紙幣的含金含銀日少,其購買力便相應萎縮。此中的原委大約於二千七百年前管仲在〈山至數〔第七十六〕〉末段已指出︰「彼幣重而萬物輕,幣輕而 萬物重」。亙古以來,不論中外,貨幣都有實質(如貝殼如金銀)支持,《管子》所說的「幣重」,正是含金銀量較高之意。英國人說強幣是sound money,固有穩當之意,惟用sound字,是因含金量高的硬幣,拋落櫃枱聲音響亮之故。後管仲二千年左右,阿當.史密斯在《原富論》上說「商品的價格 如因銀價跌而上升,則萬物同漲,而其上漲的幅度與銀價跌幅相等」(頁二四○—二四一,筆者意譯),十八世紀中國古籍似無英譯,不然筆者會說史密斯「抄襲」 管仲的看法。非常明顯,貨幣購買力與其含金銀量多寡有直接關係,當與這些貴金屬脫鈎後,其購買力便如斷線風箏輕飄飄隨風舞動最終下墜;以背後空無一物的美 元來說,它所以仍是為世人接受的通貨,根本是和其發行者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有關,而「綜合國力」與貨幣滙價有正比關係。新世紀以來,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已跌去 百分之三十左右,期間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亦大倒退,便是大家眼見的例子。
導致紙幣購買力日弱的另一項原因是,其與貴金屬兩不相干後, 政府便無「後顧」(不必考慮倉庫中有多少存金)之憂,可以隨心所欲印刷鈔票,用以融資福利、還債(以新印鈔票償還舊債,是為典型的「龐茲騙局」)特別是戰 爭,結果是貨幣供應大量增加,等於隨印隨有的紙幣追逐供應有限的有形及無形商品,簡單的供求定律指出後者價格必揚,意味紙幣購買力貶值,在價格由市場而非 官僚決定的社會,那是無可避免的。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只知貴金屬是通脹中的「保值」商品,然而貴金屬亦有逆市而沉的時候,價格保值不變的是倫敦裁縫街 (Savile Row)的西裝,其定價自古至今保持有五六盎斯黃金的水平。
二、
去周三聯儲局決定第二期「量化寬鬆」後,市 場尤其是股市反應「積極」,那僅僅是市場心理預期的反映,因為實際上去周五聯儲局才第一次「派」六十億至八十億(美元.下同)出市場,而本周「天天派 錢」,周一至周四每天各「派」四十億至九十億,周五則「派」十五億至二十五億(共約四百億);比起美國政府財赤,這些數額微不足道,然而,如果持有這批資 金的人因為利率及孳息比雞肋還有不如而「入市」,大購期貨及其他投資媒介即為貨幣作對沖,加上市內「熱錢」早已泛濫,對相關物品的市價便有火上加油作用!
不 過,在貨幣供應增加與物價上升之間不能畫上等號*,因為利率變動、產量增減以至獲利回吐等因素,都足以證明地心吸力對價格一樣有效,即物價不可能只有上升 不會下跌;「有價」令產量上升,是市場經濟應有之義;而利率(中國、澳洲等)調高增加炒賣成本,亦使投機者「見好便收」。貝南奇於八月二十六日在懷俄明州 一個度假勝地召開的投資研討會上首度公開他會「繼續量化寬鬆」以扼殺通縮的決心後,至去周四,升幅接近二成或以上(當然,這不能全部「歸功」於貝南奇,氣 候變化令農作物歉收亦為重要因素)的商品,有石油(百分之十九點六)、無鉛汽油(十九點七)、五穀(二十三點三)、食糖(五十四點一)及棉花(六十七點 二)……,QE2正式公布,正好成為「好消息被證實應出貨」的訊號。去周五若干商品價格下挫,因此不能視為「轉勢」,那只是上述因素所造成的短暫現象。在 「量化寬鬆」可能長期化的情形下,美元滙價趨跌以美元定價的商品價格看升,是必然的。
三、
美國為挽經濟不致陷入衰退,貝南奇開了霸道的藥方,不顧搞亂國際金融,大印美鈔,結果如何,只能「等着瞧」;不必「等着瞧」的是,美國經濟和香港經濟已「背馳」,而且愈走愈遠,在這種情形下,聯繫滙率還能維持多久?
和 八十年代初期港府決定實施聯繫滙率制時的經濟環境不同,回歸後香港經濟與內地的關係已較與美國的密切。一九八三年,中港經貿只佔香港經貿總額百分之十八, 而港美經貿佔百分之二十一(兩者相差無多,港府決定與美元「聯繫」,肯定有政治考慮);二十多年下來,香港和這兩個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關係驟變,今年前三 季,中港經貿已佔香港總經貿百分之四十九,而美國則已萎縮至百分之八。中國經濟增長世界之冠,香港深受其惠,預測今年GDP增長將達百分之六點五,而QE 即使收宏效,美國的增幅充其量在百分之三以下;兩地經濟體質天壤之別,然而,為了維持聯繫滙率,金管局只有把隔夜拆借率壓低至百分之零點五,這等於香港出 現大幅度的負利率,在百分之六點五增長率的背景下,這何異是「免息貸款」,其鼓勵投機之風,是必然的!
香港通脹率上升,勢所不免,從經濟理 論看,高增長(百分之六點五)、銀根寬鬆(利率百分之零點五,實際是負利率)加弱貨幣(為美元陪葬)的三結合,通脹是不可能不惡化的,何況香港的主要貿易 對手中國的通脹率,不聽溫家寶總理的指示,已突破百分之三的規範;由於中國無法控制外部環境,因此計劃經濟、行政指令定下的目標都不易如願,經濟日漸開 放,受外來衝擊相應增加,是這類目標不易達致的底因;以內地目前百物騰貴人民叫苦連天的新聞無日無之的情況,有關當局要在統計上做手腳,亦不敢明目張膽。 事實上,筆者相信溫總理年初定下通脹率目標時,對內地經濟情況充分掌握,對內部的可能變化亦有因應之道;可是,外來的影響則不在其控制之中,因此才會「失 算」。無論如何,中港兩地水乳交融唇齒相依的關係,意味內地通脹上升香港通脹不能幸免(便如內地經濟旺盛香港坐收成利一樣)。頗出筆者意外的是,對本地通 脹將肆虐的分析,以去周五紀曉風「獨眼新聞」的〈香港踏入通脹年 一杯奶茶十八元〉一文最易明最透徹,誠是佳作;其「明年通脹五大推手」,令人對通脹必來 的成因一目瞭然,可惜當局並無「推翻」此「五大推手」的政策出籠,看來明年本港通脹「不得了」!
香港目前的困局是無法與人民幣掛鈎,此中的 窘況,雷鼎鳴教授昨天的大作說得清楚。與美元一刀兩斷不難,與非世界性通貨的人民幣掛鈎甚難。棄美元且不與人民幣聯繫而採取新制度(比如港元與一籃子貨幣 掛鈎)卻易引起投機性風潮,當局遂一動不如一靜,令惡性通脹這頭巨靈對着香港張牙舞爪……!
投資者應知道如何應付高通脹,而且應付方法繁 多,然而,小市民—明年五一開始賺取最低工資—身無長物,不必擔心通脹的蠶食,他們憂慮的是貨幣購買力下降令生活愈困苦,因此,與其爭取提高最低工資數 額,何如爭取最低工資應該指數順應(Indexation或Index-linking),即最低工資應據通脹率自動調節,如此才能使他們的基本生活獲得 保障。
*當然亦有例外,據econbrowser.com前天引述兩名華人經濟學者熊偉(Wei Xiong,美國普林斯頓)和湯珂(Ke Tang,北京人民大學)的研究,美元每貶百分之一,石油及黃銅的美元價升百分之一點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