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取消「大鍋飯」 逢春「革布資」

2010年10月21日

取消「大鍋飯」 逢春「革布資」

五、
因為「集體活動」,不好意思繞道重訪「蓋殊」,但塞翁失馬,我們順道訪問 耶路撒冷近郊的「革布資」Mitzpe Shalem(意為和平守望者),竟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原來行銷全球三十多國—包括香港—的阿夏娃(Ahava意為愛;岔開一筆,基督教人類始祖之一夏 娃,希伯萊文為Hava,英國譯經者把之改為Eve〔伊芙〕,尚好中譯者把之還原為夏娃)便是這家「革布資」的產品。
「和平守望者」創於一 九七○年,位於離死海北岸約一里的小丘上;這家「革布資」規模很小,二○○七年人口只約有二百人(「革布資」平均人口在一百至一千之間),阿夏娃化妝品二 ○○九年的營業額達一億五千多萬(美元.下同),這便不得不教人另眼相看了。「和平守望者」成立的目的不外是成為另一家「農業公社」,但在一九八八年,當 地一名美容專家注意到不少歐美女遊客購買死海泥土然後入瓶帶回國,死海泥土據說有潤膚功效,她靈機一動,成立「死海實驗室」(DSL),開發了一門專賣瓶 裝阿夏娃牌的死海泥土的生意(西方遊客有點莫名其妙,他們還購買塑膠樽的施洗約翰水池的「聖水」,據筆者親眼所見,這其實是一潭泉眼淤塞的死水;該臭水池 離快將乾涸河面愈來愈窄、任何三級跳遠運動員都能跨越的約旦河約兩三分鐘步程),居然大發利市,第一年的營收便近百萬……,此後的發展不必細表。值得一提 的是,DSL取得以色列政府給予開發「死海資源」的專利權(猶太人做生意確有一手),那等於說競爭對手必須向其購買「原材料」(海水及泥土)才能生產化妝 品;顯而易見,在以死海原材料製造化妝品上,DSL有絕對優勢;而在其開拓海外市場展開廣告宣傳攻勢的同時,美國迪士尼家族的一家控股公司購進其兩成股 權,有助愛牌化妝品拓展美國市場。
「革布資」的原始意念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其間人人平等,一切公有,有飯齊吃、有福同享,並無私 產,過的真正是「共產公社」生活。但這說易行不易,自私的天性使人人希望他人為我的多一點而我為他人的少一點(留多一點給自己),「富裕」之後,「革布 資」問題叢生,是必然的。還有,「革布資」只是以色列社會的「小圈子」而非社會的縮影,它無法獨立於大社會即不可能不受主流社會的影響,當以色列經濟旺盛 物質文明大幅提高物欲橫流時,相比之下,「革布資」那種溫飽沒問題卻只有起碼的物質享受,加以不能累積私有財產即根本不尊重私有產權的生活方式,便無法引 起年輕一代的興趣,那意味加入「革布資」的年輕人愈來愈少,「革布資」的年輕一代甚且紛紛進入大城市「搵真銀」,而經過這麼多年,前輩「革布資」成員老成 凋謝,如此一來,從七十年代後期開始,「革布資」的人口便逐年萎縮,而且老化嚴重(城市青年不加入、「革布資」青年退出;剩下的大多數為無法轉業或根本無 工作能力的「老頑固」)。到了八十年代,通貨膨脹虐肆,利息飛升(一九八四年以色列利息一度高達四十五厘),借下巨債以發展工業及把農業現代化的「革布 資」被利息壓得喘不過氣,在一九八五年,幾乎有三分之一「革布資」面臨破產威脅;到了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拆除,「蘇東波」令共產主義破產,對「革布資」失 望絕望的人更多,於一九八八年到二○○五年間,退出「革布資」的人數多達五萬二千多人,幾佔「革布資」總人口之半!至一九九七年,以色列「革布資」一共負 債七億以色列鎊……。
怎樣走出財政困境,猶太人當然最有辦法,而這便是以利潤誘因誘發人們的生產力潛質,「和平守望者」及其他若干先後走上 創業致富之路的「革布資」便是活生生的成功例子;今年一月二十六日《金融時報》特稿〈資本主義「革布資」崛興〉(非常奇怪,該文隻字不提「和平守望者」) 報道的「阿蘭(Aran)食品包裝公司」(○九年營業額四千多萬美元),是另一個經濟上大有所成的範例。這類走資企業生意興隆收入大增人人獲發紅利(「革 布資」為成員共同擁有),自然而然地又吸引與世無爭只圖多勞多得的青年人加入。如今以色列共有二十二家「革布資」的公司在德拉維夫、紐約和倫敦上市,二 ○○九年年底,它們的總市值約達一百億;而它們的產量約合以色列工業產量的百分之九,對於人口只佔全國約百分之二的「革布資」來說,這種成績是十分驕人 的。
六、
事實上,「革布資」的重生,與中國開放改革有點相似,都是因為放棄「大鍋飯」思想,改走尊重私產及利潤掛帥而令經濟起死回生;它們相似之處還有均未完全放棄理想,於改變經營模式的同時,仍保留一點「共產」、「均富」的痕迹。
似 乎已走上末路的「革布資」進行了什麼改革?說來十分簡單,眼見其大勢已去,若不加整頓、改革,不出十年,「革布資」便可能成為歷史名詞,有見及此,以色列 「革布資聯合運動」(United Kibbutz Movement)秘書長發起一項「改造運動」,把經濟原則及企業管理與一切共享的社區生活分開,那意味不再同工同酬(過去工作不分「貴賤」薪金劃一), 因此有能力請「外勞」,令工農業都有擴充的機會;如今「外勞」約佔「革布資」勞動力七至八成。管理人員專業化,等於農產品產銷、工廠管理,都以自由市場力 量為依歸,連向來絕不能觸動的公立醫院和「官校」,亦相繼私有化;換句話說,一切都以追求經濟效益為標的,「革布資」因此獲得足夠的財政收入,按勞取酬的 高薪成員及大股東均得繳納累進入息稅,藉以令實質收入差距不致太大,令「革布資」遠比貧富兩極化的以色列社會公平。僅此一端,便促使追求公平公義的所謂 「理想忠僕」的青年來歸了。
這種變動看似輕微,卻已漸離「革布資」公社式生活,而這點改變,等於在維持社會公平的原則下,個人收入多寡以其 技能及效率高低決定,這便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的興趣,如今以色列一共二百六十八個「革布資」的總人口在十二萬水平(以色列人口不足七百三十萬),證明「革布 資」的中興。一九九七年「革布資」的工廠產量約值二百億以色列鎊,○六年已近三百億,而「革布資」期內亦從負債一億變為盈餘十二億。
到了現 在,「革布資」已經歷三個世代。第一代人是理想主義者,他們相信人類「互通有無」、「共享富貴」才能臻大同之境;第二代人辛苦經營,奠下了堅實的經濟基 礎,同時發展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現在這一代人的熱情雖遜於其祖先,但從服兵役後回歸「革布資」落戶的青年在百分之四十以上看,「革布資」已遠離沒落漸 漸走上蓬勃興盛之道。
我們參觀的「和平守望者」,已完全商業化,公關人員視我們為「顧客」而非有所嚮往的「革布資」參觀者。這家只有約二百 人的「革布資」,僱請的「外勞」在百人水平,當日我們所見的阿夏娃工場已全部自動化,「實驗室」裏只有少數着白袍的人在忙碌;入門處便是一個龐大的商品 (阿夏娃牌產品)陳列室兼零售處,對面則為紀念品及小食部,人頭湧湧,顯然是從各地來「辦貨」的買手及消費者……。筆者所見這家「革布資」並無絲毫「公 社」氣息,看來「革布資」已成功轉型,從共產公社轉為北歐式福利社會了。
如此一來,「革布資」這個譯名便有點詞不達意了。
重訪以色列和「革布資」.三之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